首页->宣传教育->中国应急管理报辽宁记者站

“双主任”制度引领,深改路上解难题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8日

信息来源:宣教中心

“双主任”制度引领,深改路上解难题


  省委、省政府设定安全生产岗位津贴,出台安全生产专项表彰制度,省委书记、省长亲自调度煤矿关停整顿工作,省委组织部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省编办重新核定省直各部门“三定”方案,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并落实到内设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1年多来,辽宁省在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安委会主任的“双主任”制度引领下,不断破解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之路上的难题。

  “双主任”制度推动力强大

  省委书记、省长主动加压,表明鲜明态度

  2017年1月14日,在辽宁省政府大院人民会堂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吸引了众多目光。

  此次辽宁省2017年开年第一次大会,由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省委书记、省长、副省长及省人大、省政协领导悉数出席,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向全社会表明了辽宁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鲜明态度,向全社会释放了坚持安全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此次会议上,辽宁省委书记、省长发出了令安监系统为之振奋的最强音——“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省安委会主任,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和省(中)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列入组成人员”。

  这就是辽宁省安委会“双主任”制度的雏形。

  2017年4月27日,辽宁省安委会“双主任”制度正式确定。省安委会的成员单位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纪检、组织、政法等部门,成员调整为各部门主要领导,真正体现了党委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给予的大力支持。

  “双主任”制度给辽宁省安委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领导力。

  改革举措有力度有温度

  党委和部门主动站出来挑担子

  “推诿的少了,担子挑起来了,工作好推进了。”辽宁省安监局主要负责人对辽宁建立安委会“双主任”制度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发生的显著变化,感触颇深。

  省委书记、省长的坚决态度推动辽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提高了政治站位,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在省委、省政府把关定向,党委和各部门的全力支持、配合下,涵盖诸多创新之举的《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顺利出台——

  省编委会批准为省安委会办公室增设1名副厅级专职副主任,加强安委会办公室的领导力量。

  省委组织部《2017年度实绩考核工作方案》,明确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各市、省直党群政法及政府部门和单位工作实绩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省委宣传部针对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专门制定宣传实施方案。

  省委政法委加大了安全生产在平安辽宁建设考核中的权重。

  省纪委加大对事故责任人员的执纪问责力度。

  …………

  此外,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专项表彰制度、设定安全生产监管岗位津贴等多项改革创新举措,还逐条逐项明确了88项改革举措的成果形式、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辽宁的安全生产改革令人欣喜,并给人更多期待。

  半年打磨700多页权责清单

  让省直各部门更深刻认识权力和责任

  “跑断腿、磨破嘴。”辽宁省安监局人事处处长刘芳这样形容2017年该局开展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制定工作的过程。

  《辽宁省省直有关部门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以下简称《权责清单》)是辽宁省为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积极探索。

  整整6个月,辽宁省安监局6个处室共同参与了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定工作。

  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梳理了31个省直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部门的超万项权责事项,查找了超千条法律法规依据和诸多文件,得到了大多数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权责清单明确了各个部门具体的安全生产权责事项,涉及部门多,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存在相关部门认可难的问题。”刘芳说,“大多数部门经过沟通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个别部门经省编委办、省安监局多次沟通协调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面对这种情况,省政府分管领导出面协调,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解决分歧问题。

  2017年12月,《权责清单》正式出台,31个省直有关部门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事项逐一确定。

  “这是继《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之后,辽宁安全生产领域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拿着700多页的《权责清单》,刘芳忘记了那几个月的疲惫。

  “没有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支持,没有省直各部门‘四个意识’的强化和担当,安全意识的增强,这项工作真的很难完成。”刘芳由衷地说,“沟通和协调的过程,也是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知识的过程。几个月下来,省直各部门对自身的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全省编织一张责任落实网

  倒推行业部门和专业部门落实监管职责

  2017年9月13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前进街道山梨村,一家收购站外,一辆车内无人、配有小型加油设备的轿车引起了网格巡查人员的注意。网格员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一间木板房内,居然藏着一个容量12吨左右、存有汽油的大型储油罐。很快,这一违法存储危化品的案件被有关部门查处。

  “全覆盖、无盲区”,这是自2017年1月,辽宁省委、省政府要求创新安全手册监管方法,在县(市、区)、乡镇(街道)推广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模式以来取得的一项可喜的收获。

  “以行政区划作为网格边界,明确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具体层级的行业监管部门和专业监管部门,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防止安全生产工作失控漏管、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采取的一项有效举措。”辽宁省安监局考核和统计处处长杨效东说。她认为,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巡查、宣传、劝导、报告和跟踪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监管盲区。

  2017年,辽宁省安委会印发了《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建设指导意见》;省政法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基层平安建设网格员的公共安全管理责任;省政府绩效办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各市领导班子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

  这些措施的出台为辽宁省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7年3月,辽宁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的180余名监管人员齐聚铁岭市铁岭县江河泡村,现场学习、研讨、交流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先进经验。

  2017年7月,辽宁省安委会办公室网格化管理基础信息平台运行,要求各地实施网格化“月调度、适时通报”制度。

  在省委、省政府、省安监局的大力倡导下,在先进地区的示范引领下,辽宁各地大胆尝试、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网格化建设。

  沈阳市是辽宁省开展网格化建设的先行者。该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四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网格化工作指导文件,现已在全市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全市共有3436个网格,涉及各类生产经营单位89682家。该市还通过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数据库,厘清了各级网格监管重点对象和管理的风险点,编制了网格化安全管理图和风险地图。同时,该市健全完善线上线下管理制度,实行网格检查(巡查)信息在线日报送。

  铁岭市组织县、乡两级安全监管人员对照工商登记的近8万家企业名单,开展实地调查摸底,统计实有单位和网点,将“空壳”公司、“僵尸业户”剔除,将各级安全生产网格覆盖全市5万多家生产经营单位。该市制定了《村级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安全生产巡查记录》和《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举报登记簿》,逐一下发到村,解决了村级干部不会管、不敢管、不想管的问题。该市镇级政府还将网格化工作纳入村干部工作考核体系,对工作优秀的村干部年终给予一定奖励,对工作不力的扣发一定比例的工资。

  “值得一提的是,实打实地落实每个网格监管责任,还收到了倒推行业部门和专业部门落实监管职责的效果。”杨效东高兴地说。

  坚持原则关闭不安全小煤矿

  省委书记、省长亲自调度,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并出台政策

  辽宁省一位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在谈到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时深有感触地说:“一些个体小煤矿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摆不正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的关系,法律意识淡薄,难以管控,一度让监管部门非常头疼。”

  为了彻底解决小煤矿破坏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的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坚持安全发展的决心不动摇,坚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不退让,坚决彻底关闭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

  省委书记、省长亲自调度,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并出台政策,力推煤矿关闭工作。

  在省委书记、省长的带动下,省委组织部将煤矿关闭纳入各市绩效考核;各产煤市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和调度推动工作落实;发改、国土、安监、宣传等部门从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等角度合力攻坚,省政府分管领导、秘书长带队逐矿检查落实情况,省委、省政府绩效办组成核查组逐市核查。

  2017年,全省共关闭小煤矿185家,煤矿数量从2016年底的246家锐减至61家。省委、省政府决定,2018年关闭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25家,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的整体安全保障水平。

  在各项强力安全生产措施的推动下,辽宁省的安全生产未来可期。( 刘 岩 贾宏超 房 立)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