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宣传教育->中国应急管理报辽宁记者站

新民市探索三维建模助防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信息来源:辽宁省安全生产服务中心

新民市探索三维建模助防汛
 

  今年以来,辽宁省新民市应急管理局创新引入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灾害“监测—预警—处置—保障”全流程,构建“数据采集—模型构建—情景模拟—决策支持”闭环式智慧防汛体系,打造基层科技防灾的实践样板。

  新民市应急管理局聚焦域内6条河流和周边重点村庄,依托无人机系统捕捉河流岸线形态、河道险工位置、村庄建筑布局、地形地貌特征等基础地理信息,为后续建模储备的原始素材。同时,该局主动对接气象、水文部门,打通数据共享通道,将无人机采集的地理空间静态数据,与气象部门的实时降水预报、风力风向动态数据和水文部门的水位变化、流量监测实时数据进行叠加整合,形成“地理+气象+水文”一体化防灾数据库,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动态同步”,为三维建模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

  为构建与现实环境高度一致的“数字孪生体”,新民市应急管理局依托多源融合数据,运用专业技术工具开展精细化三维图像建模。采用专业软件,将海量二维数据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清晰呈现河床坡度、堤岸高度、村庄房屋密度、道路走向坡度、电力通信线路架设位置等关键细节。相较于防汛依赖纸质地图、数据抽象难用的短板,三维模型以可视化、立体化形态呈现流域全貌,为后续汛情模拟、险情分析提供精准、高效的模型基础。

  新民市应急管理局充分发挥三维模型的推演优势,将防汛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范。该局根据洪水数据与流域实际情况,模拟洪水对堤岸的冲击强度,在模型中精准标注可能出现管涌、溃堤的高风险堤段。

  “以辽河吴长岗险工河堤段险情为例,我们依托三维模型,可直观掌握灾区地形地貌、救援通道畅通情况等关键信息,快速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新民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赵旻昊介绍。另外,该局结合气象、水文部门的实时更新数据,在三维模型中动态模拟洪水上涨速度、淹没路径和持续时间,精准测算群众转移、物资调配的“黄金时间窗口”。

  通过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度融合,新民市应急管理局提升了防汛工作的科技含量,构建起“数据驱动、模拟预判、科学决策”的智慧防汛体系,有效破解了基层应急管理现实难题。(杨歆琳)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附件下载】